
所谓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,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,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,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。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,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,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。当今世界,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,存在所谓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问题。
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
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,但直到2007年,这些国家仍然
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,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。
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“贫困陷阱”后,
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“起飞阶段”;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,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,
(进入矛盾凸显期)
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,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,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,
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,陷入所谓“中等收入陷阱”阶段。